国家医学教授楷模——姜连杰

来源:作者:时间:2025-06-24 09:30:57
  

\

 

  姜连杰表示:“他希望通过自己和徒弟们的共同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中药文化的卓越价值,让更多的人能够受益于中医的治疗和保健方法。他相信,在中医中药的世界里,每一位患者都能找到他们真正需要的答案。”

  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吸引着无数关注的目光。中医药展开了热烈讨论,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到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每一个方面都关系着中医药的未来走向。

  

\

 

  姜连杰,1969年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平度市,中国科学院院士,常务副主席,中共党员,国家干部。他是北京姜连杰医学研究院的院长,北京中西医慢性病防治促进会的慢性病防治专家,姜氏中医治疗疑难病疗法的创始人,大美中医药网首席专家,华东地区抗癌协会执行主席。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特邀院士,中华医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治未病发展联盟副秘书长,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研究会专家委员抗肿瘤学科专家。2017年央视品牌特别关注行动入围企业。2021年聘为华医头条健康顾问委员,2023年授予中医博士,2024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医院士,同年授予表彰国家功勋奖,国医文化传承人“国医楷模”。

\

\

  中医历史悠久,是我们祖先数千年来与疾病斗争的智慧结晶,拥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千百年来,无数心仪中医者秉承阴阳五行理论,凭借四诊八纲,以论歧黄之道、谋苍生之福为己任,据典辨析,疑病索解,术精德仁,济世奉献,使古老的中医文化得以薪火相传,历久不衰。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为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谈及未来中医药未来发展,姜连杰院长表示:“中医传承就要有好的医师,有真正为民众着想、医术精湛的良医,要把好的医师推广出去,让百姓不再看病难。” 人才作为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只有坚持打造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队伍,才能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姜连杰院长在提升自己医术的同时,还大力培养人才,推进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在挑选徒弟时,姜连杰有自己的选拔标准:“中医研究 需要静心、细心、耐心、 良心、心要稳、不能浮躁,能够完全沉下心来钻研,还要品行端正,符合这些条件才可以。 ”

\

\

  姜连杰早年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但为了给患有心脏病的父亲治病,他自学中医,废寝忘食地钻研医学典籍,最终在中医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自学成才,通过实践和研究,开发出了纯中药制剂“胃痛散”,用于治疗各种消化系统疾病,治愈率高达95%以上,并获得了国家专利‌24项。

  长期以来,自学中医药理论知识,在自己身上试验,研究治疗胃病药剂。经过无数次实验,研究出了纯中药制剂“胃痛散”。它能彻底根除胃炎、肠炎、胃窦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肠吸肉、肠痉挛等各种消化系统疾病,治愈率都达95%以上,并疗效好成本低。治疗胃、肠、肝病及其它疑难病症有很好的疗效,颇受民众赞誉,该制剂已申请了国家专利。2007年被中华传统医学专家委员会聘为医师,同时被“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授予“全国继承与创新奖”荣誉。

\

  姜连杰在医术和医德上都有巨大建树,受到了业界的充分认可。他曾被中华传统医学专家委员会聘为医师,并获得了“全国继承与创新奖”荣誉。此外,他还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和“健康功勋奖”,并在2023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发“最美健康守护者”称号。‌

  药王”孙思邈在《大医精诚论》一文中对大医的界定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而当今,就有一位这样的大医,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医之道。他就是中华传统医学专家委员会首席传统医学专家姜连杰。

\

  从患者到医者的艰辛路

  1969年出生于青岛平度市店子镇朱流姜家村的姜连杰,从小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因严重的心脏病而卧床不起,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仅仅因为不能缴纳3600元的医药费,父亲不得不放弃在医院的治疗,回家休养。这也让小小年纪的姜连杰不得不辍学,和母亲共同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姜连杰的父亲在他16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而仅仅过了一年,他自己在学电焊时右手中指又不小心被打断。当很多人都在为这一家人的不幸而叹息时,小小年纪的姜连杰却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他相信,命运夺走了他的“健全”,一定会赐予他“坚强”。

\

  或许命运总是会眷顾坚强执着的人,当姜连杰再次遭遇不幸,左耳后长了一个淋巴瘤的时候,他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贵人——著名的外科医生付守生。在付医生给他主刀切除淋巴瘤的时候,对他说了一句话:“做医生治病救人很高尚,很光荣。”也正是这句话,让他树立了要做一个高尚而又对社会有用的人的目标,学习医术,治病救人,让更多像父亲一样身染重病的人免遭不幸,成为他开始奋斗的方向。

\

  从此,姜连杰便走上了中医自学之路。他被中医的博大精深所深深吸引,以至常常通宵达旦地研习医学典籍。从18岁开始自学中医,19岁便开始为亲朋好友和乡邻看病,姜连杰在当地渐渐有了些名气。姜连杰自己患有严重的胃病,饱受其苦。他为了治好自己的胃病,也为了能够救治与父亲一样的病人,除了学习古人留下来的验方,研发新药的意愿也开始在他的心中萌生。

  “虽然我文化水平不高,但中医药是一门实践科学,我可以尝试。”姜连杰相信只要坚持就一定能获得成功。最终,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探索、研发,他成功研制了纯中药制剂“胃康散”,并申请了国家专利。这是一种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肠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胃肠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由黄连、连翘、黄柏、地黄、桔梗、橘子、石膏、天花粉、黄芹和甘草制成。产品为浅褐色粉末,有泄火解毒、杀菌消炎的功效。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胃康散”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肠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胃肠道疾病,具有良好功效。

  在研制新药的过程中,姜连杰不仅以体弱多病之躯每日通宵研究医学书籍,还经常亲自“尝百草”,当地人称他为“药痴”。而正是这种痴迷,让他积累了诊治各类疑难病症的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研制出了纯中药剂“胃康散”“癌熄灵”,并申报国家专利(专利号:200610072389.6,201610738047.7)。目前,他已经研究出80多味中药,用于治疗各种疑难病。

  更值得一提的是,姜连杰多年来一直勤奋刻苦,敢于创新,诊脉断病精确神速,配方用药,辨病寻根,口碑远扬。他以民众疾苦为已任,常为贫困患者,孤寡老人免费治疗,为解决当地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和看不起病备进心力,充分彰显了其医者仁心。

  姜老师获得的部分荣誉证书

\

\

\

\

\

\

\

\

\

\

\

\

\

\

  为梦想执着拼搏

  “济世救人,想病人所想,医病人所医”是姜连杰多年来的行医宗旨,“德行于天下,永远不言弃”是他一直以来的行医准则。2014年,他抛开此前20余年在当地打下的事业基础,带着满满一箱子药毅然来到了北京,开始为自己新的事业梦想打拼。2015年,他注册成立了“北京姜连杰医学研究有限公司”,为自己的梦想搭建了全新的平台。姜连杰研制的中药内服、外敷双面调解,治病找根,对症下药,不开刀、不手术,一个疗程见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

  【病例】

  白XX,男,61岁,患者2004年被北京市首钢医院诊断为糖尿病,后发展为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现已透析14年,2016年脚大拇指溃烂,医院让截肢。机缘巧合,患者认识了姜连杰大夫,经过三个多月的治疗,现在已经恢复正常,保住了一双腿。

  刘XX,男,62岁,1997年被石家庄医院诊断为心脏病,常年服药,2016年病情加重,心血管堵塞,医院要求做支架手术。姜连杰大夫配中药治疗一个月,完全好病了,也不用做支架了,真是个意外惊喜啊!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日益强盛,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这让姜连杰感到非常自豪。中医药产业也日益受到重视,则让他对中医药事业和自己的职业前景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

  其实,在姜连杰自己看来,除了成为一位合格的医者,还应学习企业家精神。他认为,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文化、理念,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会使人更加自觉地寻找社会需求与自身所从事专业、事业的结合点,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升,爱岗敬业、执着诚信是企业的关键,服务于社会是企业家应有的基石,感恩奉献爱心是企业家的灵魂。正所谓胸怀大局才有大作为,姜连杰坚定执着的目光、悲天悯人的情怀,让他无论在医学上还是管理中总能沉着地应对挑战,获得突破。在创新研发中医药学的道路上,他将继续探索,不断追求,力求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姜连杰行医28年,共研究80多味中药,真正地解决了各种疑难杂症,内服外敷双面调节,治病找根,对症下药,不开刀不手术,一个疗程见效,解决老百姓看病难,宗旨是:济世救人,想病人所想,医病人所医,德行于天下,永远不言弃。

中国健康报道

上一篇:中医博士——谢忠伟

标签